嘉立创“技术创新”为“硬件创业”注入了新活力。受访者供图
“上午有一个想法,下午就可以落地”,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粤港澳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工程师获取电子元器件的速度直接决定着创新效率。
然而,人形机器人尚未实现标准化生产,核心关键部件存在“打样难”“打样贵”等痛点。凭借在硬件领域强大创新力,嘉立创打造出智能机器人一站式研发服务平台,推动机器人企业从设计到量产,“最多点一次”即可享受全链路服务,“立马想要,立马得到”的硬件创新服务,极大地缩短了硬件产品从创意到市场的周期,成为工程师破解“创新效率”的底气。
与传统专注大批量厂商服务大客户的业务模式不同,嘉立创让创新变得人人可得,进一步加速创新产品涌现,更有机会孵化出更多像苹果这样的公司。
技术突破▷▶
“一站式服务”,重塑硬件创新速度
从无到有研发出一台人形机器人,用时多久?今年上半年,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仅用69天就研发出一台人形机器人。
创新工程师要想把创意变成产品,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打样,像当年乔布斯在“车库创新”一样,我国数以百万计的创新工程师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需要品类浩繁的小批量电子元器件作为支撑。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其发展就离不开高多层PCB的支撑,尤其是主控单元、运动控制与驱动单元和传感器融合与处理模块等核心部分。
基于嘉立创自主研发的PCB智能拼板算法,系统会根据工艺要求、外形尺寸、订单交期等因素,对海量的PCB订单进行智能分析排列组合拼版,在一块不到1平方米的板材上,往往组合了几十甚至几百个订单。
系统会基于各个生产基地的产能情况,自动分配订单生产。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式,将生产信息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工艺环节中。
基于这些核心能力,嘉立创平均每天会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2万多份PCB打样订单,交付周期从数周压缩至最快12小时,并且大幅度降低了客户的打样成本,从数千元降至几十元。
一个完整的硬件产品,单靠电子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表面诸如外壳、零部件等机械部分也是重要的部件。为了帮工程师“造一辆完整的车”,嘉立创将产业链服务从电子延伸到机械,包括3D打印、CNC加工、FA机械电气零部件商城等,并持续产能投入,将“快”基因贯彻到每一个业务。
比如,在3D打印方面,嘉立创已部署超过1000台工业级3D打印设备,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支持1件试产到千件量产,最快交付时效已缩短至5小时。
嘉立创“技术创新”为“硬件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赢得了行业信赖的口碑。2024年,嘉立创实现营业收入近80亿元、净利润9.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55%、35.19%,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最近三年,嘉立创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91%、32.04%。
受益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嘉立创高端化布局取得成效。2024年嘉立创多层板实现销售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39.71%。
就在最近,嘉立创不断提升制造能力上限,64层高多层板正式量产上线,板厚突破4.8mm,可满足高端工业控制、通信设备、医疗电子等对高多层板有复杂需求的场景。
此外,微钻孔技术是高多层板精细化生产的关键难点,其核心挑战不仅在于精准钻孔,更在于过孔电镀的良率控制。嘉立创迎难而上,0.1mm机械微钻孔的成功上线,助力客户实现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设计。
产业协同▷▶
左右邻是上下游,产业园变产业链
科技和产业之间,横亘着一道“死亡谷”,初创科技型企业最担心的就是还未起飞便坠入谷中。投身机器人创业的团队,多是互联网、算法等出身,还存在一定的“硬件技术鸿沟”。
而通过嘉立创,可以“更快拿到板子”,连以前不敢想的高精度板,现在也有机会以可承受的成本做出来。
今年,宇树机器人在总台春晚一炮而红,其灵活的身段背后,是一次次高效的设计、验证、反馈、迭代的闭环。其机器人从早期原型开发到量产,背后正是由嘉立创提供了PCB打样、元器件贴装等一站式服务,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5次版本的升级以及若干样品验证。
同样,从诞生、蹒跚到稳步前行,优艾智合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凌枢”,仅用25天便完成仿生设计、学习训练、真机行走。嘉立创从PCB设计、打样到贴装一站式支持其加速验证,机器人本体实现亚毫米级精度智能操作,能够稳定连续精准7×24小时作业。
这意味着,除了给客户带来直接的降成本效应,嘉立创这套模式还激发了电子行业的创新创业。因为对于创业者、电子爱好者来说,大幅降低了他们的研发成本,变成了随时可以享用的、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便民服务。
事实上,一万个工厂加工的产品,和一个工厂加工的一万个产品,最终品质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与大多数选择共享工厂、外协工厂模式的打样企业不一样,嘉立创始终坚持“重资产”模式,在广东珠海、韶关、大亚湾,还有江苏涟水、江西吉安布局了五个自营工厂,保持出品的品质、交期。
以嘉立创珠海基地为例,基地内部已形成“左右邻就是上下游”的流转。当用户的PCB还在产线上时,园区内隔壁楼栋的立创商城团队即可根据设计文件的BOM清单,同步从智能仓储中精准拣配元器件;制成后的PCB板无需打包发货,可直接流转至园区内另一楼栋进行SMT贴片高速贴装,最快15小时就可以出货。
而在不同的产业园区之间,嘉立创也实现了“打样—中小批量—大批量”的闭环。广东珠海、韶关等智造园区,专注于高柔性、高速度的打样及中小批量生产,以满足客户研发阶段的快速迭代需求;江苏涟水、江西吉安等智造园区则承载大批量智造任务。
当一个新产品在打样基地完成设计验证后,其生产工艺和数据可通过数字化系统传到大批量生产基地,实现大规模量产。
人才破局▷▶
免费打样,为青年点燃创新火种
在机器人领域,活跃着一批以高校学生为主的广大工程师群体。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就有约70所高校带着自主研发、设计、改造的机器人来赛场“炫技”。
然而,由于需求量小,且需要个性化定制,他们一开始就面临着零部件成本问题。以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彭志辉(稚晖君)为代表的人形机器人先行者,在学生时代难以承担高昂且高频的打样费用。
面对需求痛点,为此,嘉立创决定提供“每月两次PCB免费打样服务”,助力百万学子“下场”创新。
截至目前,嘉立创PCB免费打样已承接订单累计超千万笔,仅2024年完成免费订单数量近160万笔,大大降低了高校学生群体工程师在硬件创新前期的投入和试错成本,从而激发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青年工程师从学术研究到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嘉立创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今年上半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集成所副所长吴新宇的一款可为偏瘫病人提供髋关节辅助助力的“柔性外骨骼机器人”智造过程中,嘉立创就提供了4块PCBA制造服务。
而在近日举办的“深圳科创学院2025极客营”活动中,嘉立创为来自世界各地的85名参赛者们提供了从电子到机械领域一站式加速创新的支持服务,在5天时间里支持了18个硬件项目的极速落地。
近年来,“开源”浪潮从软件向硬件和设计领域延伸,开发者只需提供材料清单、原理图、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详细说明等“源代码”,就能完成物理硬件的开发。
基于此,嘉立创打造了立创开源硬件平台,聚集开发者、工程师、爱好者和企业,形成知识共享、协作共创、商业转化的生态闭环。目前,立创开源硬件平台的月活用户已超过80万,开源项目数量超10万个,优质开源工程项目超3万个。
创新与发展需要青春力量,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嘉立创为怀揣AI创业梦想的青年人才敞开大门,从创意萌芽到技术攻坚,为每一个AI创业梦想提供温暖且充满活力的孵化土壤,成为大湾区壮大高端产业集群的重要推动力。
撰文:郜小平
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炒股配资行情,股票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