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225“梦想”运输机的残骸在乌克兰的废墟中慢慢凉了。 还没有三年时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初创公司拉迪亚(Radia),想用一款代号“风行者”(Windrunner)的超级运输机重新定义“庞大”的含义。
这款飞机全长108米,相当于一个美式橄榄球场的长度,货舱容积达8200立方米,是安-225的7倍之多。 它让人震惊的并非尺寸,是其诞生的初衷:一开始竟是为了解决风力发电叶片的运输难题。
这款为风电设计的“空中仓库”,因其独特的性能已悄然进入五角大楼的视野,成为美军“敏捷作战部署”战略中潜在的关键一环。
“风行者”运输机的设计理念源于一个非常具体的民用需求:如何将长度超过百米的巨型风力发电叶片,高效运抵偏远的陆上风电场。 拉迪亚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伦德斯特罗姆在一次参观风电场时,亲眼目睹了叶片在陆路运输中面临的巨大挑战,萌生了通过空运解决这一难题的想法。
传统的陆路运输方式对于超长叶片来说极为不便。 当叶片长度达到80米甚至100米时,使用卡车运输需要特制的抽拉式挂车,车队在转弯、通过隧道或遇到低矮电线时困难重重,不仅速度缓慢,成本高昂,还极易对叶片造成损伤。
为了从根本上突破这一限制,“风行者”被设计成一款专注于货物体积不是单纯重量的运输机。 它的机身长度达到了108米,翼展80米,机身高度24米,如同一栋8层楼房在滑行。 其货舱容积根据版本不同,在6800立方米至8200立方米之间,远超安-225运输机约1100-1300立方米的货舱容积。
“风行者”的货舱长度约为105米,宽度和高度均为7.3米,形成了一个规整的巨大空间。 为了能够顺畅地装载超长货物,它的机头设计成可以向上翻开的样式,就像一个巨大的“嘴巴”,货物可以直接从前方推入货舱。
在性能参数上,“风行者”的载重能力为72.5吨,这个数字低于C-17运输机约77吨的载重,远逊于安-225的250吨级载重能力。 这明确体现了其设计优先级:它不是为了运送极重的单一货物,是为了容纳体积庞大重量相对较轻的超规货物。
这款飞机的巡航速度约为每小时740公里(马赫数0.6),实用升限12500米。 在满载情况下,其航程约为2000公里。 一个关键的设计特点是其起降性能:“风行者”能够在长度仅为1800米的未铺装平整跑道上完成起降。
这得益于其坚固的起落架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多达36个轮子,以分散飞机对地面的压强,使其能够在压实的戈壁滩或临时开辟的野战跑道上运作。
拉迪亚公司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马克·伦德斯特罗姆背景多元,他曾是滑雪运动员,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航天工程,并获得罗德奖学金赴牛津大学深造。 他本人是飞行员,并拥有多项专利。 公司经过约两年的市场调研,于2018年正式启动“风行者”项目。
项目启动后,拉迪亚公司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 比如在风洞测试中,超长机身出现了“颤振”问题,即机身像蛇一样摆动。 工程师通过在机翼和机身连接处增加特制的减震装置,并优化机翼形状来解决这一问题。
为了推进项目,拉迪亚公司与全球多家航空供应商展开了合作,西班牙的Aernnova公司负责机身结构设计,意大利的Leonardo公司则负责航电系统。 在资金方面,该公司在2024年完成了1.04亿美元的融资,以支持原型机的建造。
研发时间表显示,拉迪亚公司计划在2028年造好第一架全尺寸原型机,并力争在2030年前投入商业运营。
“风行者”巨大的货舱空间和独特的装载能力,很快引起了美国国防部门的注意。 美国空军空运司令部司令约翰·拉蒙塔涅上将曾表示,美国空军现有的222架C-17和52架C-5运输机机队均已停产且机龄老化,需要新一代运输机来填补战略空运缺口。
“风行者”的特点恰好与美军提出的“敏捷作战部署”(ACE)概念相契合。 这一概念是为应对潜在的高强度冲突,特别是太平洋地区的冲突场景进行设计的。 其核心思想是将战机、后勤单元等力量分散部署到多个偏远、简易的机场,以避免大型中心基地在首轮打击中被摧毁。
现代战斗机如F-35的部署,需要配套的维护设备、弹药和燃料等后勤支持。 传统运输机如C-17,由于货舱空间有限,运输CH-47“支奴干”直升机时需拆卸旋翼,且一次只能运一架,部署效率较低。
“风行者”的货舱可以一次性整体运输6架完全组装好的CH-47直升机,或4架V-22“鱼鹰”倾转旋翼机,或4架F-35战斗机,或12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这些装备在运抵目的地后,可快速投入作战,显著提升了部署速度。
拉迪亚公司CEO马克·伦德斯特罗姆强调,“风行者”可以整体运输远程雷达、倾转旋翼机、战斗机、移动医院和其他复杂、超大的装备,无需拆卸,无需特殊基础设施,也不会减慢部署速度。
尽管“风行者”在设计上具有诸多优势,发展也面临现实挑战。 该项目目前仍处于设计阶段,有媒体称其尚在“PPT状态”。 要按计划在2028年实现首飞,研发进度非常紧张。
单机造价预计高昂,可能超过5亿美元,美国国会是否愿意为此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尚不确定。在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严苛认证方面,这种非传统设计的巨型飞机也将面临漫长又复杂的审核流程。
在军事应用层面,其生存能力也受到一些质疑。 在高度威胁的空域,如此庞大的飞机极易被雷达发现和锁定,需要依赖强有力的电子战系统和战斗机护航才能执行任务。美国已经多年没有制造过如此大型的运输机,相关的供应链和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可能存在断层。
配资股票的合法平台有什么,炒股配资行情,股票配资学习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